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中借读生高考怎么办

2024-12-21 06:26:09 | 191招生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高中借读生高考怎么办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中借读生高考怎么办

高中借读生高考怎么办

高中借读的情况非常常见。借读生参加高考需要了解报名流程。借读生并非没有学籍,只是学籍保留在原学校。我国学籍制度受教育部规定管理,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擅自取消学生学籍。借读生学籍不在借读学校,借读学校需向原学籍学校提供借读生成绩、评语等资料,用于建立学籍档案。报名高考时,借读生应回到学籍所在地参加考试。异地借读生是否可在就读地高考,依据户籍原则。通常情况下,考生需在户口所在地报名。但部分地区实行异地高考政策,符合条件的借读生可以跨省参加高考。父母需满足工作、社保、住所等条件,考生需具备连续学籍,方能参加异地高考。

高中借读生高考怎么办191招生网

借读生对高考有影响吗

借读生对于高考是否产生影响,主要取决于借读生是否在户籍地参加高考,或是否满足异地高考条件。若借读生选择在户籍地参加高考,则影响不大。但如选择在借读地参加高考,需确保满足异地高考的相关规定。

2014年7月30日,国新办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居住证持有人的随迁子女将逐步可以在当地参加高考。随迁子女参加高考需满足以下三项条件:家长需有稳定工作、稳定住所、稳定收入,且缴纳各种保险,成为常住人口;学生需在迁入地就读;城市需具备接纳这个群体的能力。

因此,借读生若满足异地高考政策,于借读地参加高考不会受影响;反之,则需回户籍地参加高考。

借读生高考报名需遵循教育部规定,通常按照户籍原则进行。考生一般应在户口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但若父母因工作变动或考生学籍原因,也可在户口所在省区的本省内部其他县、区(学籍所在地或借读地)参加高考报名。目前,多个省份已出台异地高考政策,允许外省户籍考生在外省参加高考。此情况下,考生父母需符合工作、社保、稳定住所等条件,考生本人需具备连续学籍资格。

借读生并无学籍问题,其学籍通常保留在原就读学校。我国学籍制度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执行,任何学校或个人均无权取消学生学籍,仅在学生确定不上学且本人确认不上学时,才能进行学籍注销。借读学校无法为借读生办理学籍,但在高三学生报名参加高考时,借读校需提供借读生在该校的学习成绩、表现评语鉴定等信息,作为学籍所在学校建立考生学籍档案的主要内容。

高中生可以借读吗?

191招生网(https://www.1915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中生可以借读吗?的相关内容。

大部分学校是可以借读的,但每个学校的情况也有不同,具体需要查看学校相关规定。一般借读需满足以下条件:父母双方出国工作一年以上、支援边疆建设、从事野外工作或流动性较大工作,由本市亲属抚养的学生,可以申请在本市普通高中学校借读。
相关规定
此前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严格规范大中小学招生秩序的紧急通知》中严禁公办民办学校混合招生,不得招收借读生、严禁“人籍分离”、自主招生录取过程和结果需要主动公示、提高自主招生录取标准。
不仅如此《通知》还特别强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高中学生学籍管理,严禁同时或者交叉注册普通高中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双重学籍”。对于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违规招生行为,必须严肃查处追责。该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热议,有人同意也有人反对,但从目前来看今后高中招生时的借读和“人籍分离”问题应该会成为有关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
扩展资料:
借读生的利与弊
1、享受较好的教育
因为自己被录取的高中很差,很难享受好的教育,所以才要借读。借读目标学校是公办学校,教育设施、师资力量都要比民办学校好的多,所以高中借读生首先能享受好的教育。
享受好的教育对高考也是有非常大的影响,多了一份希望和保障。
2、满足父母的虚荣
孩子永远都是父母的骄傲。家长们闲谈的时候都会聊起自己的孩子,那么你你在某某一中读书的话,你的父母脸上肯定有光啊。
3、认识优秀的同学
去借读的学校肯定是很好的学校,你可以认识很优秀的同学。这些同学都会影响你前进,好的学习氛围一定为感染你前行。

1、高昂的学费
借读不仅要交借读学校的费用,还要交自己本校的费用。两份学费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且民办学校的费用超贵;因为民办学校老师的公资以及各项开支都来自学生,想想能不高吗?一个学校要正常运转,需要的费用真的很多。
2、大费周折
借读不光有钱就行了,很多地方还要到处托关系。父母东奔气跑,各种找关系,大费周折让你借读,真的会让父母很累很累的。
3、借读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歧视
到了借读学校以后,老师和学生大部分会给你贴上一个标签——借读生。那谁谁……借读生一个,有时候借读生真的和后娘养的差不多。但是既然选择借读就应该学会面对这一切歧视,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以上就是191招生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191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1招生网:www.191577.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中借读生高考怎么办”相关推荐
青岛高中借读鲁师学校怎么报名
青岛高中借读鲁师学校怎么报名

青岛高中借读鲁师学校怎么报名就和一般借读一样。首先确定借读的学校接受你,然后在你原来的学校提出外出借读申请,这是要在原在籍学校备案的。然后再到借读学校提交借读申请,按照学校的要求可能还要交相应的借读费用。然后就是学校安排你进入班级了,与高考相关的体检或必修考试,乃至填报志愿、高考等都要回原在籍学校进行。高中:高中是高级中学的简称,我国中学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其中高

2024-10-12 07:37:28
借读生参加高考有什么条件
借读生参加高考有什么条件

借读生参加高考有什么条件借读生在高中阶段,若无法取得学籍,面临3年后参加高考时会遇到麻烦。这并不意味着无路可走。建议选择当地一所职业学校,与之协商,为借读生保留三年完整的中职学籍。凭借中职的毕业证或学历证明,借读生仍有机会参加高考报名。另外,借读生也可以选择以社会考生的身份,通过户籍所在地教育局招生办参加高考报名。社会考生与普通高中生参加高考的条件相同,但需具备初中毕业证以及同等

2024-11-04 10:09:54
高考借读生如何报名?
高考借读生如何报名?

高考借读生如何报名?建议你先去沟通一下教育局,再去上借读校。1、高中借读生一般指的是学籍不在该校,但想要在该校读书的学生。一般情况下,如果某学生的学籍档案未分配到该校,那么就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以借读生的身份进入该校就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借读生的学籍在其他学校。2、所以高考时该生也应该在学籍所在处报名并参加考试。借读生是指通常由于户口、成绩不够等原因导致学籍(或户籍)与所在

2024-11-21 16:13:17
威海高三借读鲁师学校怎么样
威海高三借读鲁师学校怎么样

(1/3)您好。我们家户口是济宁的,但是我弟弟从小学1年级就是在威海荣成市上的。今年刚上高一。是以借读...好像必须回济宁来办学籍,才能参加高考!具体的你可以去教育局咨询,去济宁教育局咨询。提个建议:你肯定想让你的弟弟芹散在荣成上高中嫌液氏是吧!那么你来济宁的任意一所高中办埋茄一个学籍,然后在荣成念书,三年后回来考试威海小学借读条件根据查询大风车网资料显示,该地小学借读条件如

2024-12-17 21:55:53
借读生请问借读生和普通生有什么区别
借读生请问借读生和普通生有什么区别

借读生请问借读生和普通生有什么区别1、学籍不同借读生的学籍或户籍和就读学校不一致;而正常学生学籍或户籍和就读学校一致;2、收费标准不同收费标准也不一样;借读生要缴纳一定的借读费,因此学费会高一些。3、高考报名程序不同借读生和普通生参加高考投档录取是没有区别的,只是在高考报名的程序上面可能会有差异。扩展资料:借读生需要什么条件1、由学生监

2024-12-01 09:50:09
广西跨市读高中的学生怎么高考
广西跨市读高中的学生怎么高考

广西跨市读高中的学生怎么高考在广西,对于跨市就读高中的学生来说,高考的报名条件相对宽松。对于初中阶段在广西就读满三年并取得广西初中毕业证书的学生,只要在广西完成高中阶段的完整学籍,并实际就读,参加广西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高考报名截止前开考的所有科目,其父母中的一方或法定监护人在广西流入地拥有合法稳定职业和住所(含租赁)三年以上,即可在广西参加普通高考。如果学生具备广西高中阶段完整的学籍,

2024-12-06 23:54:57
中考复读生怎么报考高职院校?
中考复读生怎么报考高职院校?

全国高考难度系数排行02噩梦模式:湖南、湖北、河南难度系数:★★★★理由分析:两湖的考生都属于低调而强大的类型,河南每年高考人数都位居全国前列,本省除了一个郑州大学,又没有其他重点大学支撑,导致本省高考竞争非常激烈。03困难模式:安徽、江西、山西、广东、四川难度系数:★★★理由分析:这些省份的高考录取率一般位居中游,各地高中的教育教学模式也有共同之处

2024-10-02 04:15:27
高考复读需要什么条件 高中复读生怎么找学校
高考复读需要什么条件 高中复读生怎么找学校

高考复读需要什么条件高中复读生怎么找学校复读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手续,自己的分数线达到你想复读的学校去报名,还有就是学费问题,需要提前了解清楚,还需要准备好高考分数那张纸条的复印件,之后等复读学校的电话。如果是更换学校需要去原学校将档案移交给现学校。选择复读的考生需要具有一个很强的心理素质,因为复读生要承受的心理压力一般比普通的考生要大,还有选择复读的时候需要是考生主动选择复读,而是高考家长

2024-10-17 12: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