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91招生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广东的医学院有哪些学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广东的医学院有哪些学校
院校专业: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专科(高职) 综合类 公办 双高院校
官方网址:
官方地址: 广东广州市
官方电话: 020-85297313,0756-7796101
电子邮箱: 2892036562@qq.com
学校是广东省人民政府1985年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院,正厅级建制。建院之初,学院名广东省科技干部进修学院,主要承担广东省科技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培训任务,被科技部称誉为“地方继续教育的一颗明珠”。1989年更名为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1996年成为广东省首批举办普通高职教育的院校之一。2001年与珠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珠海校区。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成人高校改制为普通高等学院,并继续承担科技干部培训的任务。2007年学校从广东省科技厅整建制划转广东省教育厅管理。 学校于2008年12月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0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6年3月以“良好”成绩通过验收,成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2016年7月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确定为省“互联网+”创新创业示范校。2016年11月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一流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7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10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2022年获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2016年被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组委会授予“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荣誉称号。2016、2017、2018连续三年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2018年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2019年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育人成效50强。2021年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资源建设优势学校”“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 2022年入选中国高校产教融合50强。 学校现有珠海和广州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30000多名,是在校生规模最大的省属高职院校。设有计算机工程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商学院、应用外语学院、旅游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机器人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财会与金融学院、体育健康学院、物联网学院、管理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合作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设有数字贸易研究院、广东省人才研究所高职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大数据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公民与品德教育研究院等5个科研机构。 学校开设招生专业57个,其中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1个、国家优质校骨干专业11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专业5个,央财支持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7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高水平专业5个,广东省一类品牌专业3个、二类品牌专业14个,珠海市优势学科1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门,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27项。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3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75人、副高职称325人,博士学位109人、硕士学位843人,专业课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90.66%。学校拥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团队3个,全国技术能手、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等国家级优秀教师5人。省级教学团队、省“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等省级师资团队项目13个,省级特支计划教学名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粤优秀教师、技术能手、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等省级大师名匠54人,珠海市特聘学者、技术能手等市级人才6人。 学校办学条件好,教学条件优。校园面积2012亩,建筑面积67.59万㎡。教学仪器设备3.97万台(套),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0949余万元。馆藏图书180万余册、电子图书数字资源量近16万GB。多媒体教室130间,智慧教室20间。校内实践基地106个,实训室43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00多个。建成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应用人才培养中心1个,省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0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9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4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学校是科技部、省科技厅、教育厅、人事厅认定的“国家级星火培训基地”“广东科技人才基地”“广东省中职学院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牵头建立了政校行企共同参与,政府主导的区域职教集团——珠海市职教集团,依托职教集团成立了学校校企合作理事会、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发挥职教集团的桥梁作用,采用以“产业学院”为载体的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学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350余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中有16家被省发改委立项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单位。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了9个产业学院,企业累计投入4300多万元,校企以现代学徒制、订单班、项目班等方式培养万余名学生。 围绕学校重点打造“互联网+科技特色”的发展定位,学校成为广东省“互联网+创新创业示范校”。学校深化科研放管服改革,通过建立以“标志性成果库”为成果导向的科研与社会服务机制、完善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的培育机制等措施,推动了学校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发展。构建了以“软件工程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广科三一海工协同创新中心”和“广科Mi众创空间”3个国家团队为代表的50个协同创新中心团队,构建了以国家“软件技术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代表的24个科研创新和技术服务团队,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学校加大国际合作办学,2017年取得招收国际学生和港澳台学生资质,2018年获“广东省高等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先进集体”,2019年中法合作办学项目获教育部正式备案,2020年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授权学校成为“认可雅思机构”,2022年获批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 学校招生“进口”旺,现每年面向全国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收全日制在校生10000人左右,广东省录取的新生均为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和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开展中高职衔接、自主招生、现代学徒制等多形式分类招生,以及本专科协同育人试点招生工作。毕业生就业“出口”畅,总体就业率均达98%以上。 近三年,学生获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奖项500余项,其中国际级5项;由政府部门主办的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200余项,含国家级7项、省级一等奖81项。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移动应用开发”和“软件测试”赛项获国赛一等奖。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连续三年全省排名前列,2021年我校共获93个奖项,排名全省第二名。2019年亚太信息通讯大奖赛手机控制的智能探测小车项目获冠军。2019、2020、2021年连续三年获得FIRA机器人世界杯大赛冠军。 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脱颖而出,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成绩,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如2011届毕业生聂云宸创办喜茶品牌,进入福布斯2018年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单;2012届毕业生朱荣创办珠海京天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被珠海耗材行业协会评定为国产耗材行业40周年杰出贡献企业;2018届毕业生林仲坚,作为广东省唯一入选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2019届毕业生胡智文,作为广东省唯一入获全国“劲牌阳光奖学金”特别奖暨“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2021届毕业生吴健鸿,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21届毕业生霍世童,创办药品智能溯源平台,获一项新型发明专利、两项软件著作权,获国家级奖项一项、省级奖项七项。 学校秉承“厚德、高能、求实、创新”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创新强校”办学思路,立足“创新本色、湾区基色、数字底色、科技特色”,通过“双高计划”建设,正在为加快建设扎根中国大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而不懈奋斗。
其他信息:
广东省内有九所医学类本科院校 重本:中山大学医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普本:广东医学院、广州医学院、广东药学院、深圳大学医学院
南方医科大 中山大学医学部
还有广州医,广州中医药,广东药学院,广东医学院 南方医以西医见长,选专业当选临医. 广中医是中医中药见长,如果对中医中药有兴趣可以选这间学校.
191招生网
广药是以药学见长的,也有临医,不过他的临医不好.04年新复办的,水平比不上广州医和广东医.而且这间学校的学风不好,会让人堕落的.建议不要报广药.广药最高分的也是临医,其次制药工程,再次药物制剂.
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也可以,麻醉学也可以,不过在湛江东莞.
广东省内有九所医学类本科院校:
重本:中山大学医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普本:广东医学院、广州医学院、广东药学院、深圳大学医学院。
广东医科大学(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湛江市,是一所以医学为主要办学特色的涵盖医、理、管理、法、工、文、经济学等7个学科门类的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1964年,湛江分院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湛江医学院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3月,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同意广东医学院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
扩展资料:
截至2016年3月,广东医科大学设有研究生学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部)、体育教学部等15个学院(部),开办23个普通本科专业。
截至2016年3月,广东医科大学有教职工19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396人,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489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高校优秀辅导员等10人。
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4人,“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4人、“扬帆计划”16人、南粤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14人、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名中医5人、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东

下面这些学校 帮我选择一个
桂林理工大学原来就是本科,只是刚更名为大学而已,要说那个专业比较好,还是地质类的,都在资源与环境科学系,也就是更名后的地球科学学院。
【学校概况】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理工大学座落在山水甲天下的国际风景旅游名城——桂林。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为部委属院校,1998年改制为中央与广西共建。学校共分屏风、雁山和南宁三个校区。现占地面积1700多亩,校舍面积67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亿多元,图书馆藏书142万册。有教职工1588人,其中专任教师1022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290多人,教授129人,副教授336人。有各类在校学生27000多人,其中全日制学生17000多人。
学校现设有地球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旅游学院、艺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南宁)、体育教学部、民族基础教学部等19个学院(部)。学校面向全国招生,以开展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主,同时开展高职教育和成人教育。
桂林理工大学校门学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农学等7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普通高等院校。现有35个硕士点(涉及专业方向140个,所有本科专业均可以报考本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55个本科专业,32个专科专业。有“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材料学”、“环境工程”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市政工程”、“旅游管理”等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有“新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建筑工程检测与试验”、“地质工程中心”等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有“应用电化学新技术”、“信息与制造技术”等2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和“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有色及贵金属隐伏矿床勘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高校共2个);有国家本科精品课程4门(广西共11门),广西精品课程18门;有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广西高校共7个),广西教学示范中心5个;有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广西优质专业17个。学校于198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高校中较早进行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并被列入自治区2008-2015年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进行立项建设(建设学科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材料学、环境工程)。
长期以来,学校秉承“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行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学校培养的人才以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而倍受社会赞誉。近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名列广西高校前茅,并被北京、上海列为毕业生进京、进沪正式就业资格的广西3所高校之一。建校50多年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10多万名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许多人目前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300多项,年科研经费5760多万元,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种奖励。
学校先后与国内80多个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开展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英国明多萨克斯大学、伯明翰城市大学,日本熊本大学,加拿大温莎大学、多伦多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应用技术大学,澳大利亚格理菲斯大学,韩国大佛大学,泰国皇家理工大学、南邦国际技术大学,越南河内外国语大学、河内旅游学院等10多个国家30多所院校签订了交流协议和合作科研协议。1995年起我校与英国皇家宝石协会联合办学,在我校设立FGA教育培训中心和国际珠宝鉴定师资格考试考点,参加我校培训的学员考试通过率连续五年名列世界各考点第一,受到国际珠宝界的高度评价。
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学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独树一帜;素质教育成效卓著;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在第五、六、七、八、九、十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中,团体总分排位居全国进入终审决赛高校的第32、18、20、19、20和18位,连续六届比赛总分名列广西高校第一,连续五届获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并从第七届开始连续被确定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广西唯一发起单位。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中,我校学生屡获佳绩。同时,学校为国家级“绿化先进单位”,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文明小区”、“绿色大学”。近几年来,连年获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授予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半世纪沧桑砥砺,五十载春华秋实。今天的桂林理工大学将继续坚持“勤奋、求实、献身、开拓”的校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办学实力】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目前广西本科高校排名第一)
基础地质学、测量学、水污染控制工程、普通化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3门)
资源勘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旅游管理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基础地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资源勘查工程教学团队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
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立项建设工程研究中心(1个,目前广西区高校仅两个)
有色及贵金属隐伏矿床勘查研究中心
广西重点实验室(4个)
新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实验室、地质工程中心实验室、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实验室、广西建筑工程检测与试验室。
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
应用电化学新技术实验室、信息与与制造实验室。
广西重点学科(4门)
材料学、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环境工程。
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3门)
市政工程、土木工程、旅游管理。
广西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基础地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与材料实验教学中心、管理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广西精品课程(18门)
统计学、遥感地质学、水污染控制工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市场营销学、旅游规划、旅游市场学、C语言程序设计、宝石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普通化学、线性代数、岩土工程勘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测量学、基础地质学。
【学科专业】
【博士学位学科】(立项建设中)
授权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材料学、环境工程。
支撑学科:应用化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企业管理学。
【硕士学位学科】(35个)
1986年:矿产普查与勘探
1993年: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2000年:构造地质学 、分析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材料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环境工程、旅游管理学
2003年:地球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技术、市政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应用化学、地质工程、企业管理学
2005年:产业经济学、统计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化学工艺、环境科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第四纪地质学、
【本科专业】
地球科学学院: 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物探)、勘查技术与工程(水工)、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2008级)、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岩土、道桥方向)、 建筑学、城市规划、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管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电化学)、 应用化学、生物工程(2007级)、生物技术(2008级)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2007级)、网络工程(2009年新增)
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 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工商管理(2007级)、人力资源管理(2007级)、会计学、电子商务(2008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07级)、物流管理(2009年新增)
旅游学院:旅游管理、景观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2007级)
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
数理学院: 统计学、应用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行政管理、广告学、社会工作(2007级)、音乐学(2009年新增)
艺术学院: 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动画
【桂工精神】
【桂工精神的表述】:
艰苦创业、敬业奉献、团结协作、开拓创新
【桂工精神的提出】:
1997年6月,原国家教委专家组对我院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全体桂工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团结协作,敬业奉献,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以高昂奋进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顺利地通过了评估。当时的桂工人给原国家教委专家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专家组在评估反馈会上高度评价桂工人的这种精神,并称之为"桂工精神"。为此,1998年3月,时任学院党委书记的刘积夫同志在教代会上对"桂工精神"从具体内容上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以桂工的发展建设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对工作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不甘人后、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顾全大局、全院上下一盘棋的协作精神;把学院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奉献精神及不等不靠、不怕苦不畏难的艰苦奋斗精神。"此后,"桂工精神"又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2004年11月,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再次对"桂工精神"作了充分的肯定,并将"桂工精神"写进了评估意见。
学校校训】

渤海大学和大连工业大学比较哪个好
191招生网(https://www.1915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渤海大学和大连工业大学比较哪个好的相关内容。
渤海大学是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坐落于渤海之滨的美丽城市——锦州。学校南临秀美的女儿河,与巍巍南山隔水相望。校园建筑欧式风格浓郁,湖光山色,灵动清雅。
学校创建于 1950年2月。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10万余名,他们在教育、科技、商贸、管理等各个领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许多毕业生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成为国内外颇具影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及高层管理人才。
学校占地100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0万余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50万余册。学校设有21个院系和4个直属教研部。拥有3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5个本科专业,31个高职高专专业。教职工2000余人,有教授、副教授500余人。全日制研本专在校生共3万余人。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实验设备,大多数的教室为多媒体教室,建设了计算机宽带校园网,实现了校园一卡通。科技实验中心拥有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
学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实施名师、名课、名专业、精品教材、优秀教改立项和优秀教学成果等"名品工程"建设,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22门,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数量居省内高校前列。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
学校师范学科和商贸学科基础雄厚,形成了较强的学科优势。有应用数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史、应用化学等6个辽宁省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础数学等2个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及若干校级重点学科、重点扶持学科。
学校设有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省教育科学规划首批重点研究基地――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基地,省级重点实验室――食品质量安全与功能性食品研究室、应用化学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智能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是辽宁省首批高等学校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学校还设有超精细化工研究所、辽西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32个实力雄厚的研究所。承担了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十五"规划项目和省级重点项目的研究。学校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方面不断取得可喜成绩。近年来,获科技成果及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出版著作数量在全省高校中均为前列。
学校设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渤海大学考试点、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点、辽宁省普通话水平测试渤海大学测试点、辽宁省成人本科生学士学位外语课考试点、高校教师资格认定点、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学科评议组,是辽宁省教育厅委托认定教师资格学校和辽宁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主考学校。
学校先后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等国家的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关系,接收留学生,互派学者讲学,同时选派中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到国外进修或攻读学位。
跨入新世纪,渤海大学制定了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纲要,确立了"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前列、省内一流的教学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的战略,始终不渝地坚持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学思想,努力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不断谱写壮美的新篇章。
大连工业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简介
大连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沈阳轻工业学院,1970年迁至大连,改称为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校原隶属国家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为主的管理体制。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
学校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学院之一,也是国家在东北地区唯一布点,以轻纺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经过50年的建设,学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实力逐步增强,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培养现代消费产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艺术设计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共有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036亩,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现有专任教师848人,其中教授126人,副教授311人。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8472人,其中研究生947人,留学生93人。设有15个学院和2个教学部,38个本科专业、19个高职专科专业。有28个硕士点,6个工程硕士点,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分别是东北地区该领域唯一具有一级硕士点的学科。
学校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建有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辽宁省示范专业6个,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是辽宁省重点建设的轻型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所属的服装学院被评为中国十大服装名校。近年来,承担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0项,国家精品教材奖1项,省精品教材奖3项,省级精品课程22门。学校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是原轻工业部所属8所高校中最先获得优秀成绩的学校,也是辽宁省省属高校首批获得优秀成绩的学校。
学校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学生科技文化活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00余项。在“2007年BBC网上英语竞赛”全国总决赛中,学校管理学院学生荣获冠军。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赛事中,学校多次获奖。在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礼仪引导员选拔中,学校有24名学生入选,是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
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研究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2006年被确定为首批“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2007年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命名为第二批大学生KAB(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教育基地,并获得团中央和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授予的创业教育示范高校称号。在全国首届诺基亚青年创业计划大赛中,学校以第1名的成绩获得金奖。
学校有较高学科水平。现有发酵工程、纺织工程、制浆造纸工程、食品科学、设计艺术学5个省级重点学科;发酵工程实验室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发酵工程、制浆造纸工程、纺织工程、新材料与材料改性等4个实验室为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水产品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纺织品检测中心、纺织行业产品研发中心等4个省级中心。2006年,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两个专业同时被评为A+级,进入全国相同专业前5%领先行列。2007年和2008年,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在2004年教育部对全国高校80个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排名第6,跻身于全国同类学科排名的前列。
在2008年进行的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第11,与全国13所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的高校一起代表着我国食品学科发展水平。
在最新的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大连工业大学学报》被列为中文核心期刊。
学校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近年来,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8项;发表学术论文4203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368篇;获得授权的国际、国家专利283项;科研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51项,其中,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酶转化法生产RH2等人参稀有皂苷”项目获200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海参自溶酶技术及其应用”获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我校是迄今为止全国省属高校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少数几所高校之一。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和创新团队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其中轻工学科金凤燮教授成为2005年和2007年增补院士有效候选人;食品学科朱蓓薇教授荣获200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这两名教授被评为全省仅有20名有望成为院士的辽宁省攀登学者;有3名教授获辽宁省教学名师奖,3名教授为辽宁省省级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48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或当选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有4个团队被确定为省级高校创新团队,有3个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聘请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科特·伍思里奇博士、法国时装协会主席戈巴克等数十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学校的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2005年起引进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上最大的项目,陆续接受法国埃比塔克大学135名计算机硕士来校留学,得到教育部和辽宁省领导的高度关注和赞扬。2007年,与新西兰爱丁堡学院合作成立了爱丁堡国际航空服务学院,并成功开办了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
未来10年,是大连工业大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全校2万余名师生员工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继往开来,乘势而进,为把学校建设成优势学科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国内知名并有一定国际影响的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以上就是191招生网整理的广东的医学院有哪些学校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191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1招生网:
www.191577.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