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报考 > 正文

往届高考分数线是怎么定的

2024-11-08 14:17:24 | 191招生网

今天191招生网小编整理了往届高考分数线是怎么定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往届高考分数线是怎么定的

往届高考分数线是怎么定的

导语:往届高考分数线是怎么定的?我整理了相关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文章能够帮助到你!

届高考分数线是怎么定的

高考大学分数线的确定标准:

是以计划招生人数,与报考考生的分数线相结合确定。如某大学在某省计划招50人,报考考生的分数线从高到低排列,第50名考生的分数是588分,那么录取分数线就是588分。

每年高考的录取线都不相同,主要是由于当年的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当年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来决定。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投档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划的一条本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各校的投档人数是根据各校在本省录取人数的1.2倍投档,投档以后学校招生办从这1.2倍中以分数和志愿为主参考学生档案中的其他信息,按计划内人数录取,其录取的学生中最低分就是该校俗称的录取线。

怎样识别高考各类分数线

参考分数线

所谓参考分数线就是国家教育招生部门或者高等院校招生办,根据往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以及综合今年的报考人数等各项因素,从来预先推测出今年录取分数线,但可能未必是学校的最终录取分数线,可以根据录取情况而作出调整,故称为参考分数线。

录取分数线

分数线即是通过考试选拔一些合格者进一步进修或升学,而制定的被选拔的底限分数。录取分数线是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依据人数来划定。

一般按略多于计划数划定,多数是计划数的1~2倍,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来,排到该人数时的分数,就是当年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只有达到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被录取。例:某省2003年理科计划招生人数为34780人,根据全省考生的高考成绩排队,如按1∶1比例划定的话,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到第38258名,最后一位的高考分数为359分,则359就是该省理科最低分数线,也就是我们在报上见到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出档分数线

出档分数线,就是调档分数线。

院校调档线是各高校对某地报考该校考生的文化成绩方面的最低要求。

院校调档线是在该批院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当年考生报考该校志愿情况、分数情况和该校在当地招生计划数确定。

在同批录取的院校中,由于第一志愿报考人数不均衡,按照各院校招生计划、调档比例和考生成绩,各校的最低调档分数并不一样,这就自然形成了院校的调档分数线。 191招生网

它们一般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

所不同的是,部分院校由于生源充足,其调档分数线高于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有的院校由于生源不足,调档分数线就只好定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还有部分院校(专业)调档分数线低于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

一般来说,同一批录取院校之间的调档线是有很大差别的。即便是同一个学校在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档线也不同,这是由当地考生所报志愿情况决定的。考生对某一院校报得较多,这个学校在当地的录取分数就高。相反,这个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就要降低些才能完成录取计划。正因为如此,有的考生统考成绩虽然上了同批控制分数线,但由于未达到所报院校的调档分数线,电子档案不能投放,因而参加不了该校的录取。

提档分数线

在同批录取的院校中,由于第一志愿报考人数不均衡,按照各院校招生计划、调档比例和考生成绩,各校的最低提档分数并不一样,这就自然地形成了院校的提档分数线。他们的共同特点一般是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而其不同特点是部分院校由于生源充足,其提档分数线高于同批控制分数线,有的.院校由于生源不足,提档分数线就只好定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还有部分院校(专业)提档分数线低于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因此,有的考生高考成绩虽然上了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但由于未达到所报院校的提档分数线,电子档案不能投放,因而参加不了该校的录取,但也有部分学校由于生源不足,而低于某批控制分数线却被录取,就是由于降分的缘故。

调档分数线

投档线只是高校将你的档案提走的最低分数线。一般按120%提档,是为了避免因各种情况录不满留出的选择的余地。而录取分数线是正式被该校录取的最后一名的分数,所以过提档线并不一定被录取,只是很有可能而已。一般录取分数线会高于投档线,如果你的高考分数正好和某校的投档线一样,这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能被该校录取。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高多少分的话还是要看学校的录取人数和分数来定的,这个是没什么规律的.

院校调档线是各高校录取考生时对某地报考该校的考生在文化成绩方面的最低要求。院校调档线是在该批院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当年考生报考本校志愿情况、分数情况和本校在该地招生计划数确定的,每年都会不同。

一般来说,同一批录取院校之间的调档线是有很大差别的。而且一个学校在一个省(市)招生,每年都有差别,有的院校在一个省(市)的分数线可能很高,而在另一个省(市)可能较低。这是由当地考生第一志愿报的多少决定的。考生第一志愿对某一院校报得较多,这个学校录取的分数就高。相反,这个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就要降低些才能完成录取计划。例如北京大学2003年在天津市录取的理科最低分为597分,而当年天津市第一批录取的分数线为477分,两省相差120分之多。重庆大学在天津录取的理科最低分为492分,与天津市第一批录取分数线只差15分。可见,同一批录取院校在同一省市的调档分和录取分是不同的,各校的录取最低分与各批分数线也不同,有些学校两者间分差可达百余分,有些可能只差几分,十几分,甚至完全相同也是可能的。如青海省2003年第一批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8分,中国农业大学在该省录取的理科调档分、最低分也是338分,三者分数一样。

录取线是和试题的难度和整体的分数线来定的,历年的只是一个参考,所以最好不要用录取分数线估计当年的投档线,因为每年的分数变化实在太大.

统招分数线

统招起源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初中毕业报考中专或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对毕业生生源的一种定义,它是相对于当时“委培”、“定向”及“自费”三种毕业生生源而言,统招就是“全国统一招生录取”,并享受国家补助待遇的新入学大学生的称谓。

如今到了21世纪,由于每年扩招力度加大,统招的概念已在新大学生印象中逐渐淡化。

统招这个概念已经被下放到初升高考试当中了,如今分:统招(公费)、指标、自费。

统招分数线便是录取统招生的最低分数线。

择校分数线

择校分数线就是选择学校要达到的分数线。比如2009年理科一本线是586.二专线是210.

超过一本线的可以选择一本学校。超过二专线的可以选择专科二批学校。

控制分数线

普通高校招生实行分批录取,根据每个批次的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按照一定比例确定一个分数线,每批次录取考生时一般不得低于该分数线,这个分数线就叫该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最低高考分数线

录取最低分数线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划定,由于条件各异,分数线的分差可能很大,最高与最低相差超过100分。如2004年山东省最低分数线理科为374分,同年青海省最低分数线理科是240分,相差140多分。

无论差距多大,但是各地确定分数线的办法是相同的,都是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依据人数来划定。一般按略多于计划数划定,多数是计划数的11~12倍,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来,排到该人数时的分数,就是当年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只有达到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被录取。例:某省2003年理科计划招生人数为34780人,根据全省考生的高考成绩排队,如按1∶1比例划定的话,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到第38258名,最后一位的高考分数为359分,则359就是该省理科最低分数线,也就是我们在报上见到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通常最低控制分数线分文科和理科线。

高考投档分数线

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2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各地招办在投档过程中,将填报了该校志愿且成绩在批次线上的考生档案,按招投总分(含政策照顾分,下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院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进行投档,而投档高校的最低一位考生的成绩,就是该校的调档线。通常情况下,调档线往往高于录控线;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其调档线等于录控线。考生的档案能不能投给学校,最关键取决于招投总分是否达到了调档线。

例如第一批的某高校理工类计划30人,填报该校且成绩在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的有80人,省招办按招生计划数的1.2倍(30×1.2)需投档36份,计算机将这80人按招投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总分即为该校本批次理工类的调档线。学校经审阅,择优录取其中30人,将不予录取的6人档案退回省招办。

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指省级招生部门根据当地全体考生当年高考成绩水平和国家下达的招生生源计划,相应确定的一个录取新生的最低成绩(总分)标准。只有高考总分(艺术、体育考生含专业成绩)达到或超过这一分数线的考生(通常称“上线考生”)档案,才有资格被招生高校调阅并选择录取。

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一般是分专业类、分批次确定的。专业类一般分为文史、理工,以及音乐(文、理)、美术(文、理)、体育(文、理)等等,每一专业类又各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等等。文史、理工各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只对文化总分作出规定,音乐、美术、体育专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则同时针对文化与专业两方面的总分作出规定。

录取线差

相对于平均分,录取线差更具参考价值,而且是高考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依据,所谓录取线差是该院校当年平均录取分数与其在所在招生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值,中国教育在线建议考生用“录取线差”来分析。由于每年高考模式不一、高考试卷难度有别,造成各个院校各年度的录取分数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

往届高考分数线是怎么定的

高考填志愿投档是按学校分数线还是专业分数线?

高考填志愿投档是按学校分数线

各个做拿招生院校的投档线(又称调档线)是在同批次省级招办划定的最低控制线(又称为省线)的基础上,根据当年该校在本省的招生计划、投档比例、考生报考该院校的志愿分布情况和这些考生的成绩分布情况所共同确定的。

依据教育部规定,在各个批次的招生录取中,省级招办向院校投放考生档案的比例应控制在1∶1~1∶1.2之间。例如,2008年北京工业大学在山西纯尺搭招收理科考生24名,省招办向该校投放考生档案数量应控制在24~29份之间。至于究竟应按多大比例投放,在投档开始前一天,招生院校可向省级招办在1∶1~1∶1.2之间提出调档比例要求。

投档时,省级招办在本批次控制线上,把所有报考该院校的第一志愿考生(这里以志愿优先方式投档为例),依考生总分由高到低排序,按院校提出的比例向该校投放考生档案,其中已投档考生中最后一名考生的总分就是该校的院校调档线或投档线。

由于各院校的办学条件、办学历史、专业设置的冷热程度、校园文化积淀、学校声望、学校有关录取政策、招生计划、收费情况以及学校所在城市的地理位置等千差万别,考生对其向往和追求的热烈困则程度也千差万别,报考的人数也不尽相同,在同一批次内各院校的投档线是不同的。报考人数多并且达线比例高的院校投档线就高;反之,报考人数少并且达线比例低的院校投档线就低。

往届高考分数线是怎么定的

都说研究生录取比例很低,是真的么?难道比考研还难么?

191招生网(https://www.1915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都说研究生录取比例很低,是真的么?难道比考研还难么?的相关内容。

当然是真的了,因为他的录取是非常难的。首先,在分数上,考研的总分比高考总分要少两百多分。

我们知道,大部分地区的高考总分是750分,而考研的总分一般情况下只有500分,相比之下,“考研党”的录取线看起来比高考要低得多。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错觉而已,这也是很多人误以为考研的录取分数不高的一大原因。如果考研的总分和高考一样多的话,那么考研的录取分数应该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其次,考研的录取率不高,每个科目必须做到“均衡发展”。

近年来的考研,一般是四五个“考研党”才有一个人成功成为研究生。和“大众化”的专科、本科教育不同的是,考研走的是“精英化”的道路。众所周知,现在大学生(专科生和本科生)文凭的含金量和二三十年前的大学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随着一些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生越来越普遍。而研究生现在虽然在数量上增加了不少,但大部分目标院校对对研究生的“质”的要求还是挺高的,七八成左右的淘汰率,足以让很多企图在考研中蒙混过关的人望而却步。

考研和高考不同,高考一般情况下总分达到录取标准就会被某所大学录取;但考研不单单看录取分数线,还要看单科的成绩,如果单科的成绩不入目标院校的“法眼”,比如英语科目的成绩不合格,依然会被很干脆地刷下来,一丁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这也导致考研的录取分数看起来不高的一个原因。

第三,保研名额增多,推免院校“锦上添花”。

高考有自主招生这一条“绿色通道”,考研有保研推免这一“保险箱”。自主招生好歹只是照顾一些分数,而考研中的免试推免则直接让部分名校的大学生成为研究生中的一员。在2019年国内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推免比例排行榜中,清华、国科大、同济、浙大、哈工大、武大、北大、北航、南大、西安交大这10所985高校的推免生比例都超过五成。

我们知道,被保研推免的大学生,大部分是学霸级的存在。这些大学生直接搭上保研的“高铁”成为硕士生,那么在很多学霸在考研初试和复试中“缺席”的情况下,考研过程就算出现“百舸争流千帆竞”的场面,真正在考研成绩上冒尖的人也会有,但不会太多。所以,考研的录取成绩会出现看起来不算多的情况。当然,推免生多了,那么其他普通大学的本科生想要考入心仪的重点目标院校,难度就更大了。

以上就是往届高考分数线是怎么定的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191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1招生网:www.191577.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往届高考分数线是怎么定的”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