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6 14:19:45 | 191招生网
别名:王颋
1952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宁波市。职称:副教授。 1978年4月-1979年8月,安徽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本科生。
1979年9月-1981年11月,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元史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韩儒林);1982年12月获硕士学位。
1985年3月-1989年7月,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专业历史政治地理博士研究生(导师谭其骧);1989年10月获博士学位。 1981年12月-1983年10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助教。
1983年11月-1985年2月,1989年8月-1990年11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讲师。
1990年12月-1991年10月,华盛顿大学亨利杰克逊国际研究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学术合作和指导者陈学霖Hok-lamChan)。
1991年11月-1993年3月,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师。
1993年4月-1999年8月,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1999年9月-2000年1月,高丽大学校东洋史系客座教授。外语:英语和法语、日语、韩语(只限阅读)。 《黄河故道考辩》,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175千字。
《圣王肇业----韩日中交涉史考》,学林出版社,1998年,210千字。
论文:
《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几个地名》,《南京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4千字。
《元代粮仓考略》,《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11千字。
《敛财之臣与元世祖》,《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5辑,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1981年,10千字。
《元代极东北三族杂考》,《北方论丛》1982年第1期,6千字。
《辽天祚帝被俘前行踪考辨》,《江海学刊》1982年第5期,4千字。
《忽必烈与蒙哥的一场斗争》,《元史论丛》第1辑,中华书局,1982年,12千字。
《辽的西南面经营及其与西夏的关系》,《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6辑,1982年,10千字。
《元代人口问题刍议》,《元史论丛》第2辑,1983年,12千字。
《元代屯田考》,《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4期,34千字。
《元湖广行省站道考略》,《历史地理》第3辑,1983年,15千字。
《室韦的族源和各部方位》,《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10千字。
《元代书院考略》,《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1期,12千字。
《元代矿冶业考略》,《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10千字。
《兀剌海方位探索》,《历史地理》第1辑,8千字。
《元史地理志资料探源》,《历史地理》第8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0千字。
《元代国内商业》,《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1990年,30千字。
《元云南行省站道考略》,《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9千字。
《陈氏安南国建置考》,《历史地理》第9辑,1990年,12千字。
《蒙古国汉军万户问题管见》,《元史论丛》第4辑,1992年,10千字。
《段氏大理国建置考》,《历史地理》第10辑,1992年,12千字。
《辽史地理志资料探源》,《大陆杂志》第83卷第6期,1992年,10千字。
《大氏渤海国行政地理考》,《汉学研究》第10卷第1期,1993年,12千字。
《金元黄河故道考辨》,《汉学研究》第12卷第1期,1994年,24千字。
《对也谈有关金元黄河的几个问题的答覆》,《汉学研究》第13卷第1期,1995年,4千字。
《徐福东渡新考》,《复旦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12千字。
《秽貉迁徙考》,《韩国史论丛》第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2千字。
《大蒙古国兀鲁思封授问题管见》,《元史论丛》第6辑,1996年,14千字。
《刘福通起兵与贾鲁河》,《红巾军领袖刘福通--刘福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黄山书社,1996年,9千字。
《大蒙古国探马赤军问题管见》,《内陆亚洲历史文化研究--韩儒林先生纪念文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4千字。
《耽罗的名称和沿革》,《学人》第11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12千字。
《高丽忠宣王西谪事件考辩》,《韩国史论丛》第3辑,12千字。
《虾夷杂识》,《学术集林》第11卷,远东出版社,1997年,12千字。
《‘威化岛回军’事件新考》,《史丛》第50辑,高丽大学史学会,1999年,12千字。
《李穑主立昌王与禑王的血统争执》,《韩国研究》第6辑,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2千字。
《大蒙古国的斡耳朵》,《中华文史论丛》第64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4千字。
《元朝远征日本史事补释》,《学术集林》第18卷,2000年,12千字。
《燕铁木儿的军事政变与明文禅替》,《欧亚学刊》第3辑,中华书局,2000年,14千字。
《辽金元海东青考》,《文史》第54辑,中华书局,2001年,12千字。
《摩邻,中国中世纪关于西非洲的记载》,《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1期,9千字。
《元代两江及其与安南的边界争端》,《国际蒙元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14千字。
编著
《中国名人辞典》,辽金代部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历史大辞典元史卷》,“汪世显”等,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辞海历史地理卷》,民国部分,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年。
《庙学典礼点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年。
《中国历代职官辞典》,元代部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年。
《中国历史地理学家评传》, “丁谦”等,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年。
《中国学术名著提要》,“辽史”、“元朝秘史”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
《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广东、广西等部分,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
《中国通史元史卷》,“张弘范”等,人民出版社,1997年。
《元史辞典》,地名部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191招生网(https://www.1915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范晓的复旦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的相关内容。
科研
科研范围比较广泛,涉及语言学理论、语法、修辞、方言、词典编纂等许多领域,研究的主攻方向为语法学。研究范围涉及语言理论、语法、修辞、方言、词典等领域,主攻语法。承担并主持了国家教委“七五”规划项目“动词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句型研究”上海市社科重点项目“句模研究”、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语法理论”等重大科研项目。已出版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语法理论纲要、语法述要、动词研究、动词研究综述、汉语动词概述、汉语的短语、汉语的句子类型、上海语、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吴方言简明词典等(含合作)10余部著作。已发表学术论文170 余篇。科研成果获多种奖励,其中学术论文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获1995年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动词的配价与汉语的把字句获上海市2002年第6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在语言学领域中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语法研究上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
积极倡导三个平面的理论。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地阐释三个平面的理论并用此理论来研究汉语语法的专著《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还以三个平面为纲出版了语法理论纲要。围绕此理论还发表了语法研究中的十大关系等一系列有影响的文章。主张在语法研究中要把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既界限分明地区别开来,又互相兼顾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使语法分析做到形式和意义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结构和结合、描写和解释相结合,从而求得语法分析更全面、更系统、更丰富、更科学。这个理论受到语法学界的普遍关注,人们认为它不仅拓宽了语法研究的领域,而且为深化语法研究指出了一条新路(语法研究座谈会纪要)。
对汉语的动词有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撰写了汉语动词概述、动词研究、动词研究综述等书和发表了汉语动词的价分类等一系列学术论文。对汉语动词的性质特点、内部再分类以及动词的配价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推动了汉语动词和汉语配价语法的研究。
对汉语的短语有系统和深入的研究。70年代末关于结构和短语问题的讨论中,发表了关于结构和短语一文,全面论述了短语的性质、特点、分类及语法地位等问题。此文对这一讨论作了比较全面的概括,可以说是(这次讨论的)一个小结(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此后又出版了汉语的短语、介宾短语、复指短语、固定短语等书和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的文章,进一步论述了汉语短语中的各种问题,提出不少新颖的见解。
对汉语的句子分析及其类型问题有深入的、开拓性的研究。发表了谈谈析句问题、句型、句模和句类、略说句系学等有关句子分析和句子类型的一系列论文,还出版了汉语的句子类型一书。把三个平面的理论运用到句子研究上,对句子的合格度的标准给予新的解释,提出了区分句型、句模和句类并把三者结合起来最终建立句位系统(句系)的新观点,还提出了建立句系学的新设想。
教学
范晓教授在高校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工作40余年。曾为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进修教师开设过语法理论、现代汉语、汉语语法、修辞学、语法专题研究、语义研究、动词研究、句型研究、语法学史、上海方言研究等10 余门课程。已培养国内外研究生40余名(其中博士研究生32名,内含国外研究生11名)。曾获多种教学奖,1987年获复旦大学教育奖,2000年获上海市博士生优秀论文指导奖,2001年获复华教学科研奖,2002年获复旦大学“薇阁中国语言文学教学奖”等。
主要研究成果
著作要目:(按发表时间先后排列)
《语法述要》(署名田申瑛),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10月。
《简明吴方言词典》(合作),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5月。
《汉语动词概述》(合作),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10月。
《上海语》(合作),日本:白水社,1987年10月。
《汉语语法修辞词典》(编写语法部分),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
《介宾短语》、《复指短语》、《固定短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7月。
《汉语的短语》,商务印书馆,1991年11月。
《中国学术名著提要·语言文字卷》(写作语法部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7月。
《嘉定县志·方言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动词研究》(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
《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副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11月。
《动词研究综述》(主编),山西高教联合出版社,1996年6月。
《三个平面的语法观》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1月。
《普通话语法知识》,香港普通话研习社,1997年10月。
《汉语的句子类型》(主编),山西书海出版社,1998年2月。
《语言研究的新思路》(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
《同义词小词典》(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
《反义词小词典》(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
《语法理论纲要》(主笔),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7月。
《语法讲话》,(共20篇汉语拼音小报连载),1994年5月-1997年12月。
《语法对话录》,(署名贺诚,共38篇香港普通话报连载),1996年1月-1999年8月。
论文要目(按发表时间先后排列):
《试论文章的准确·鲜明·生动》(合作),语文教学1960年4期。
《论语的质变》,复旦学报1960年7月号。
《谈语言学的所谓阶级性问题》(署名求知),《再谈语言学的所谓阶级性问题》(署名求知),《江汉学报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学术月刊 1961年3期。
《再谈语言学的所谓阶级性问题》(署名求知),《江汉学报1962年6 期 。
《汉语提带复合谓语探讨》(合作),复旦学报1965年5月号。
《论语言学遗产中的精华和糟粕及批判继承问题》(合作),学术月刊1965年9 期。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文风的核心》,复旦学报1977年2 期。
《又收入文风论集》,求实出版社,1995年。
《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著名求知),江汉论坛1980年2 期。
《关于结构和短语问题》,中国语文1980 年3 期
《是”字句的修辞用法》,语文学习1980年5期。
《谈谈析句问题》,安徽师大学报1980 年4 期。
《词同词素》、《词组的区别》,语文学习1980 年5 期。
《略论断词》,复旦学报(增刊)1980 年。
《陈望道与中国文法学》(合作),语文论丛(1),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
《怎样区别现代汉语的词同短语》,东岳论丛 1981年4期。
《上海方言研究》(1)(合作),《明治学院大学论丛》(日本)1982年10月号。
《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中学语文教学1982年9期。
《谈谈语法学习的必要性》,文科月刊1982年5期。
《上海方言研究》(2)(合作),《明治学院大学论丛》(日本)1982年10月号。
《说句子成分》,阜阳师院学报1983年1期。
《语法学习对话》,文科月刊1983年2期。
《贵在随机应变》,修辞学习1983年2期 。
《上海话里的“老”字》,采风1983年5月。
《关于形容词带宾语问题》,汉语学习1983年5期。
《“是”字句的提问形式》,语文学习1983年6期。
《修辞要讲究题旨情境》,《与中国修辞学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修辞学发凡》与《中国修辞学》,复旦出版社,1983年。
《试论动词谓语句的定型问题》,语文论丛(2),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
《谈重叠短语》,语文学习1983年12 期。
《谈一种特殊类型的复句》,汉语学习1984年1期。
《上海方言研究》(3)(合作),《明治学院大学论丛》(日本)1984年3月号。
《谈修辞和语法的共处现象》,修辞学习1984年3期。
《关于动补格句式的句义重心》,中国语文通讯1984年4期。
《动结式的肯定和否定》,大学语文1984年5期。
《关于动宾短语》,语文学习1984年6期。
《试论重叠短语》,杭州大学学报1984年12卷。
《关于“中学语法教学系统提要”的几个问题》,新疆教育1985年1期。
《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 》(合作),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2期。
(语言教育与研究 1993年2期重刊。)
《谈谈词语组合的选择性》,汉语学习1985年3期。
《试论静态短语和动态短语》,济宁师专学报1985年4期。
《谈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中文自学指导 1986年1期。
《谈谈词语的搭配》,中国语文天地1986年1期。
《论言语美》,徽州师专学报1986年1期。
《试论兼语句》,乌鲁木齐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1期。
《吴方言概况》,《简明吴方言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略论V-R》,《语法研究和探索》(3),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简明吴方言词典的编纂》(合作),辞书研究1986年2期。
《有关动词研究的几个问题》,语文导报1986年5期。
(又收入句型和动词),语文出版社,1987年。)
《交接动词及其构成的句式》,语言教学和研究1986年3期。
《试论主谓复句》,淮北煤师院学报1986年4期。
《略论语法结构的核心成分》,济宁师专学报1986年4期。
《说插语》,《语文论丛》(3),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
《试论补充复句》,《语文论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年。
《VR及其构成的句式》,《语言研究集刊》,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关于补心复句》,淮北煤师院学报1987年3期。
《介词短语“给N”的语法意义》,汉语学习1987年4期。
《语体对句子选择情况的初步考察》,语体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论语法和修辞的关系》,《修辞学研究》,语文出版社,1987年。
(又收入语法修辞结合问题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
《正确理解并处理静态和动态的关系》,河南大学学报1988年2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88年4期。
《关于定语的后置现象》,济宁师专学报1988年3期。
《动词研究的重大成果》(合作),辞书研究1988年6期。
《吴语“V脱”中的“脱》”,《吴语论丛》,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
《施事宾语句》,世界汉语教学1989年1期。
《语法研究中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原则》,《语法研究和探索》(4),北大出版社,1989年。
《论词的功能分类》,烟台大学学报1990年2期。
《“V上”及其构成的句式》,营口师专学报1991年1期。
《论汉语语法的特点》,济宁师专学报1991年4期。
《动词的“价”分类》,《语法研究和探索》(5),语文出版社,1991年。
《近代汉语和吴语》,中国语言文学纪要(日本),第12号,1991年。
《上海话双音节象生词的生动形式》,《中文研究集刊》(日本),第3号,1991年。
《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区分及其再分类》,中国语言学报第4期,商务印书馆,1991年。
《试论语义结构中的主事》,《中国语言文学的现代思考》,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论语法研究中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语法修辞方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合作),中国语文1992年4期。
(又收入中国语文四十周年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1993年。)
《V得句的“得”后成分》,汉语学习1992年6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93年2期。)
《VP主语句》,《语法研究和探索》(6),语文出版社,1992年。
《复动V得句》,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4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94年2期。)
《关于句子合语法和不合语法问题》,中国语文1993年5期。
《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合作),中国语文1994年2期。
(又收入吕叔湘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1995年。)
《语言》、《言语和话语》,汉语学习1994年2期。
《“N受+V句说略》,语文研究1994年2期。
《现代汉语动词的次范畴》,《语法修辞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
《关于现代汉语动词的研究》,动词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句型、句模和句类》,《语法研究和探索》(7)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年。
《动词的配价与句子的生成》,汉语学习1996年1期。
《同音同形的“是”的分化》,辞书研究1996年2期。
《动介组合体的配价问题》,营口师专学报1996年1期。
《关于动词配价研究的几个问题》,三明大学学报1996年1期。
(又收入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2000年1月。)
《“有”字句的后续成分》(合作),语言教学和研究1996年4期。
《粤普语法差异》,《香港普通话教师学习资料汇编》,香港普通话研习社,1997年。
《语言研究的新思路》(合作),《语言研究的新思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主语》,《语言研究的新思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三价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 (合作),汉语学习1998年6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99年4期)
《二价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 (合作),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年1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1999年6期)
《论句模研究的方法》(合作),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4期。
《略说句系学》,汉语学习,1999年第6 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0年4期)
《语法研究的十大关系》,《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
《领属成分在汉语句子中的配置情况考察》,汉语现状和历史的研究
《首届汉语语言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论“致使”结构》,《语法研究和探索》(10),商务印书馆,2000年。
《谈谈中学的语法教学》,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12期。
《非动作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合作),语文论丛上海(6),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论名核结构》,《语言问题再认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汉语学习2001年1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1年1期)
《句法、语义、语用之间的互参互动关系》,山东师大学报2001年3期。
《现代汉语名词及其再分类》,语文论丛(7),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V得”后主谓结构的语义分析》(合作),中国学研究2001年第4辑。
《动词的配价与汉语的把字句》,中国语文2001年5期。
《论语法研究中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现代中国语研究(日本)2001年2期。
《收入从语义信息到类型比较》,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
《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汉语学习2001年5-6期。
(又收入人大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2年2、4期)
《论汉语的语序》,中国语学(日本)2001年11月(总248号)
《预设和蕴涵》,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5期。
《论名词在语义平面的“兼格”》,《语法研究和探索》(10),商务印书馆,2002年。
《说语义成分》,汉语学习2003年第1期。
高校生源大战硝烟弥漫,上海交大与复旦掐架【图】上海交大声明称遭诋毁在复旦大学招办发声明称有“李鬼”假冒复旦大学骗学生改志愿,并宣布李鬼很可能来自上海某理工类高校,且复旦大学教授冯玮在转发该微博时直接称是上海交通大学所为之后,7月2日21点07分,上海交通大学招办网站也发出一份声明,称有关“考生受骗修改志愿”的部分言论和报道影射了该校,对该校声誉造成极大损害。声明称,上海交大对一切
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关于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如下:复旦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全国37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学院依托复旦大学充沛的办学资源,坚持以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产业推进三位一体的方式推动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努力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建设教学和科研体系,致力于为互联网时代培养优秀人才、培育先进技术和贡献卓越思想。学院在复旦大学张江校区有研发、办公和教学实
复旦大学easyconnect服务器地址你想问的是复旦大学easyconnect服务器地址是什么吗?这个是用来连接校园内网的。根据今日头条资料显示,复旦大学easyconnect通常是用来连接校园内网的,可以获取到许多资源。在电脑上找到“easyconnect”软件,箭头处即为easyconnect软件。双击鼠标打开软件,主界面,输入服务器地址,这个地址一般是公司或学校的vpn地址,
复旦大学图书馆的服务指南⒈办理一卡通借书新进教职工和博士后:凭工作证及校园一卡通到各分馆办证处开通。附属医院医生:由院长统一担保,并凭医生本人胸卡和一寸照片一张到医科馆借阅厅办证。教育部计划内招收的各类学生:图书馆根据学校提供信息统一开通校园一卡通的进馆和借书功能。(新生临时卡进馆阅览,但不能借书)教育部非计划内招收的学生:院系自主招生的在职研究生(含MBA、MPA、MPH
复旦大学图书馆的服务指南⒈办理一卡通借书新进教职工和博士后:凭工作证及校园一卡通到各分馆办证处开通。附属医院医生:由院长统一担保,并凭医生本人胸卡和一寸照片一张到医科馆借阅厅办证。教育部计划内招收的各类学生:图书馆根据学校提供信息统一开通校园一卡通的进馆和借书功能。(新生临时卡进馆阅览,但不能借书)教育部非计划内招收的学生:院系自主招生的在职研究生(含MBA、MPA、MPH
有全国第二大高校图书馆的天津工业大学,王牌专业是纺织工程?位于渤海之滨的天津,素有渤海明珠之称。它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因此很多同学憧憬着在这座城市度过自己美好的大学生活,而这时作为天津重点建设院校的天津工业大学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那么天津工业大学怎样呢?它又有什么王牌专业呢?编辑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一.天津工业大学的校园概况。天津工业大学创建于
吉林大学2021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560分;材料物理565分;朝鲜语553分;车辆工程589分;档案学557分;地质类(含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土地资源管理)547分;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585分。
2022年复旦大学招生简章及招生计划专业人数录取规则复旦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坚持“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育人特色,致力于为国家兴旺、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培养大批领袖人才、行业栋
2024-09-30 00:34:50
2024-08-29 08:15:22
2024-09-24 10:42:28
2024-10-10 03:17:51
2024-09-16 06:04:02
2024-09-30 16: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