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报考 > 正文

中央财经大学怎么样?

2024-08-10 14:46:57 | 191招生网

今天191招生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中央财经大学怎么样?,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央财经大学怎么样?

中央财经大学怎么样?

很多的高校现在都有好几个校区,依据建成的时间差异划分为新区和老区。中央财经大学同样也不没有逃开这样的规律。新区的建成时间距离现今还没有多久,学校的设施设备还是很齐全和完善,环境也同样秀美,远远看去没有时间长河留下的印记,还是显得很新。

学校的宿舍是最新的那种宿舍环境,四人一间的大宿舍,虽然也是上下铺的那种,但是下铺现在都是那种书桌柜子,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很方便。不像有些高校宿舍没有这种大型衣柜,学生的衣服都没有地方存放,很是不便。四人一间是我觉得最适合的人数,宿舍人员太多太少都很容易拉帮结派,显得大家之间很不和谐,人员少了又会觉得孤单,四个人都可以凑成一桌麻将,这样的安排是真的很合适的。

虽然学校的宿舍没有那种独立的卫生间,但是每一层还是有浴室的,可能需要在洗澡的时候排队,稍微麻烦点,但是这样的条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有些学校的浴室都不是每一层楼或者每一栋楼都有的,这样的条件如果你经历过,你就会觉得中央财经大学的宿舍已经是很完美的了。至少不用洗个澡还跑很远的路。 191招生网

而老校区因为建成时间距离现在比较久,学校的设施设备已经有了时间留下的痕迹,看上去就显得沧桑一点,再加上以前建成时经济的发展没有现在这么好,很多地方的建设都没有新区看起来好,学校的面积也不宽阔,走在学校的道路两旁时,那种拥挤的感觉是很明显的,至于宿舍条件,那肯定是不能与新区相比的。对于学校住宿条件要求较高的人来这就祈祷自己可取分配到新区那样舒适的宿舍吧!

中央财经大学怎么样?

民办二本想考中央财经大学难吗?

普通二本院校可以考好大学, 说难不难说容易也有一定的困难 ,关键在于个人 。在学习的过程中 ,关键看个人的能力 ,看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坚定的走下去 ,能否坚定的完成整个学习计划和过程 。随着现在人才越来越多, 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就业趋势的严峻,现在越来越难考研究生了,更不要说好大学的研究生!如果想考.上那种比较好的,基本上你得从大二就开始准备。

但是注意的是并不是让你从大二就开始准备那些考研科目,是从大二把自己一些自信提上来,多参加一些交流活动,尽可能去参加一些比赛,能拿奖学金可以去争取一下,另外学校教授的课程一点都不能落下。到大三可以安心备考,大四复试的时候,你的经历会是你的加分项。

中央财经大学怎么样?

考研究生三跨会不会很难

191招生网(https://www.1915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考研究生三跨会不会很难的相关内容。

“再来一次”,多么让人怦然心动的措辞,对于不满意自己本科院校或专业的广大学子而言,跨校、跨专业、跨地区考研成了他们千载难逢的“再来一次”的机会,每年有近百万人选择跨专业考研,占考研总人数的60%,大部分名校研院的外校录取人数超过了总人数的70%……但机会总是与风险并存,选择跨专业考研也意味着要比考本校本专业冒更大的风险,而科学理性地跨专业考研将为你带来更大 胜算 。跨专业考研的难度究竟有多大?你适合跨专业考研吗?“三跨”成功之路能复制吗?中公考研为大家揭晓答案!
热度逐年提升,交叉学科受追捧
2012年,将近100万人选择跨校或跨专业考研;早在数年前,报考 中央财经大学 的外校生就占到84.9%;北京大学每年跨校考研人数过万,巨大的跨专业考研群体的背后是残酷的竞争趋势。目前,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高校有些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低于5%,分母中大部分为跨专业考生,越来越多的跨专业考生也正在挤进分子之列。跨专业考研这个大蛋糕究竟有多强大?跨专业考研的江湖水究竟有多深?
跨校、跨专业考研人数高达60%以上
2012年全国考研总人数为165.6万人,其中选择跨校或跨专业考研的考生占总人数60%左右。据调查,在2013年考生就读的某辅导班里,选择跨校考研的学员占到90%之多,而选择跨专业考研的考生也达到了70%。跨校、跨专业考研无疑成了当今的一种趋势。事实上,跨校跨专业群体庞大的数字来源于一些客观的招生条件。在全国2000余所高校中,有900余所具有研招资格,拥有研究生院的高校更是仅有60余所, 民办高校 从2012年才开始有5所获得研招资格。这注定了大多数学子想要读研就必须跨专业考研,想要读好专业也必须跨专业考研。
据报道,早在2004年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校报考的考生就占到考生总数的70%~80%;当年报考 中国政法大学 的7000多人中,本校的本科生也只有900多名;而报考中央财经大学的外校生则占到84.9%;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相关负责人表示,北大年招收 硕士研究生 3500人左右,其中北大自己的本科生约占1/3,并且近几年一直保持这个比例。“跨校报考我校并录取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重点大学,尤其是设立研究生院的55所高校,占了录取总数的70%。”
值得欣喜的是,一些重点院校、重点研究院在研招时不再过分挑剔考生本科时的专业。据中科院研招办主任透露,在 中科院研究生院 近些年招录的研究生中,有很多是跨专业录取的。有基础学科跨应用学科的,也有应用学科跨基础学科的。这些考生凭着自己对跨专业考试专业的浓厚兴趣以及由此激发出的巨大学习热情,已经在专业能力上达到,甚至超越了本专业优秀考生的水平。“我们一贯的招生态度是,只要专业知识技能过硬,就不存在 本科专业 歧视现象。”
传统热门专业与交叉学科成为跨专业考研热门
据调查,2012年跨专业考研的热门专业主要集中在: 会计学 、行政管理、企业管理、 金融学 、语言文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通信与信息系统、应用心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产业经济学等传统热门专业中。受市场需求的影响,财会、计算机、通信、管理科学等专业尤其得到跨专业考生的青睐,这些专业应用性强,与市场结合紧密,有着较好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吸引了大量本科学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考生跨专业报考。
与此同时,大量非本专业的考生跨专业考试热门专业,使得传统热门专业的竞争门槛越来越高,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高校有些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低于5%。数学基础深厚让很多理科生扎堆跨专业考研商科,大大提高了考试竞争的难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2011年的报录比分别低至24∶1、30∶1、52∶1;而大量中文、历史、 哲学专业 考生的报考,更是让浙江大学传播学专业2011年的报录比低至198∶1,竞争异常惨烈。
近年来,一些交叉学科也逐渐变成跨专业考试热门专业。比如北京大学,自2005年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以来,以当下热点前沿的 生命科学 、纳米科学、海洋科学等学科为中心,建立了以往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大门类横向联合的诸多专业,如理论与系统生物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等。由于这些学科跨度大,对考生的背景知识要求高,方向又多集中在前沿研究领域甚至超前研究领域,因此尽管这些专业报考难度大,但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吸引了越来越多专业跨度之内的优秀考生报考。
许多考生跨专业考试“交叉学科”专业主要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学位属性,从纯理论型专业向应用型专业、从纯文科专业向经管结合型专业转变。比如许多理科专业的本科同学,诸如物理学、应用化学、计算科学、力学等同学纷纷向电子、化工、软件、航天、船舶等工科专业跨专业考试;中文、历史、哲学向对外汉语、新闻、旅游、文化管理方面跨专业考试。
据了解,有不少跨专业考生认为,即使是要继续攻读,也不想让硕士阶段就把自己的专业限死,博士阶段还想继续观望,选择更符合自己特点的方向。如政治学的同学选择国际经济合作研究、中国对外经济研究等方向,拉近与经济学的距离;矿业工程的同学选择数字矿山及计算机应用、安全技术与工程计算机应用、人工智能与仿真安全技术等方向,拉近与自动化、系统工程的距离。
兴趣和名校情结成跨专业考试两大动力
因为高考填报志愿时,学生对大学专业设置了解不充分,大部分学生高考服从调剂,不少人本科阶段读了自己本就不感兴趣的专业。对他们而言,跨专业考研也成了自主性更强的二次选择的机会。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随着年龄与见识的增长,决定跨专业考研的学生对专业兴趣的认识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非单纯图有趣,而是更多地结合自身长远的理想,将对专业的兴趣发展成“志趣”。
同时“名校”成为跨专业考研的另一内在动力。据统计,近年来报考人数最多的10个招生单位是北京大学、 武汉大学 、浙江大学、 中山大学 、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其中,北京大学报名人数最多,跨校考研人数常年过万。
名校如此受宠,与当今应届生的就业形势有直接关系,因用人单位掌握的信息有限,所以多数只能用学历背景衡量应届生的综合能力。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王明(化名)深有体会,王明因高考失利曾在某专科学校读书,后“升本”进入一家二本院校读 法学专业 ,毕业求职时却在三个月内连在十家单位碰壁。眼看着一起应聘的名校毕业生被一线律师事务所录用,王明燃起了继续深造学业的斗志,决定报考人大并最终顺利被录取。
事实上,相对于考生的名校情结,近些年来许多名校在对待跨校考生的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随着研究生教育公平理念的推进、研究生复试改革的日趋规范、成熟,“本科出身”不再成为名校录取的重要标准,甚至有的名校更偏爱从一般院校刻苦学习考进来的普通院校出身的学生,这无疑给了跨校考生巨大的信心。
特殊研院和特殊专业为跨专业考试提供了必然性
跨专业考研形势的,还与一些“特殊”的研究生招生机构有关。一些科研院所、学术机构的研究生院,由于自身不招收本科生,所以所有被录取的研究生都属于跨校考生。今年6月底,中科院大学在武汉举行了一场大型招生会,场面。参加这次招生会的小刘说,他就读于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十分热爱自己所学专业。中科院的微波遥感技术水平和科研设备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因此他做梦都想进入中科院深造。他认为,考中科院的考生都属于跨校考研,不需要和“本校本科生”竞争,在公平性上要比考其他名校强一些。
与此同时,一些专业学位项目的兴办,比如法律硕士(非法学),其招生对象就是非法律专业的本科生,这也造成了跨专业报考人数的增多。例如,法律硕士在2000年开始不再允许法律专业毕业生报考,当年全国的报考人数只有8000人左右,2004年报考人数增加到3.9万人。2009年根据教育部通知,在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之间,新增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招生对象为法学本科,但法律硕士(非法学)的招生对象依然是非法律专业本科生,当年仅北京市法律硕士(非法学)报考人数就达到7494人。

以上就是191招生网整理的中央财经大学怎么样?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191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1招生网:www.191577.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中央财经大学怎么样?”相关推荐
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到底怎么样!
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到底怎么样!

我是一名山师的学平面设计的大三的学生,我想考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学的研究生一专业介绍1.东方艺术系东方艺术系是全国综合大学中较早建立的艺术系,1991年正式面向全国招生,至今已培养了200名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东方艺术系以绘画本科专业和“美术学”硕士专业为主,以中国画的人物、山水、花鸟及白描和写意等门类和形式为主要研究方向,尤以全面继承和发展东方美学和中国古典绘画优秀传统,开

2024-10-23 00:05:19
前辈们中央财经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就业怎么样
前辈们中央财经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就业怎么样

前辈们中央财经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就业怎么样不好考,因为中财是名校,而且招的人少,复试线可能会飙得很高,你可以考虑招的多一点的专业,稳定些。至于就业,各个经济学专业都挺不错的,这个你尽可以放心。世界经济专业08年的6个人的就业情况是:中国银行青岛分行、中国银行北京分行、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牡丹卡中心、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你

2024-09-18 10:52:59
东北财经大学怎么样
东北财经大学怎么样

东北财经大学怎么样东北财经大学的前身是在东北银行专门学校(1946年)、东北商业专门学校(1949年)、东北财政专门学校(1950年)及东北计划统计学院(1951年)、东北合作专门学校(1951年)的基础上于1952年10月开始组建的东北财经学院,校址在沈阳。1958年,东北财经学院与沈阳师范学院、沈阳俄语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辽宁大学。1959年,并入辽宁大学的原东北财经学院的计划统计系与财政

2024-10-05 23:16:27
贵州财经大学这个学校怎么样?
贵州财经大学这个学校怎么样?

2007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水排行榜2007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水排行榜排名学校收入1大连外国语学院50502电子科技大学49003中央财经大学39164中央戏剧学院38755复旦大学38636北京外国语大学3717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7008西安交通大学36829上海外国语大学363310上海交通大学359611上海财经大

2024-09-25 22:27:57
贵州财经大学西密学院怎么样?
贵州财经大学西密学院怎么样?

贵州财经大学西密学院怎么样?一、贵州财经大学西密学院怎么样?一般,毕竟才成立没两年的学院,很多东西都还在摸索和磨合。经积极争取,日前,贵州省申报的贵州财经大学与美国西密歇根大学合作举办“贵州财经大学西密歇根学院”获教育部批准。该办学机构的获批,成为今年继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怀卡托国际学院正式获批后,贵州省又一所正式获批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实现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零”的

2024-10-26 06:59:13
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怎么样?
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怎么样?

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怎么样?一、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怎么样?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在西部是很不错的。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是西部地区最早的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博士点,也是西部地区最早的统计学博士后流动站。学院现设有3个系、1个研究所、1个研究中心,1个实验室,拥有博士、硕士、本科三个办学层次,设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统计学、数量经济学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三

2024-10-30 04:45:29
中央民族大学的MPA怎么样?
中央民族大学的MPA怎么样?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的区别?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professionaldegree),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共同点是都是在每年的一月份参加统一考试,毕业之后都可以获得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双证);不同点主要是在学制(全日制一般学制在2~3年,学术一般是三年),培养目标,具

2024-09-23 10:43:24
财经类大学排名,特别是财政学 中国的财经大学分4等级,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谁居第一?
财经类大学排名,特别是财政学 中国的财经大学分4等级,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谁居第一?

财政学专业大学排名及录取分数线大家好,作为一位财经专业的学姐,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校排名及录取分数线!财政学排名及录取分数线第1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学类(含财政学、税收学专业,含财政学-数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分数线是685(一段)第2名:上海财经大学财政学类(含财政学、税收学专业)分数线是666(一段)第3名: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类(按学校两校区建设规划和办学实际确定

2024-09-26 05:46:01